一、中国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及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养殖国。2024年,全国产量达24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稳居世界首位。
尽管产业发展迅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种源问题、病害频发、环境污染、饲料成本上升和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营养、精准管理和绿色养殖。其中,微量元素的科学补充,正成为突破养殖瓶颈的核心手段。
二、微量元素铜、锌、锰与对虾免疫和生长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氨基酸营养,并称三大必需营养添加剂。微量元素营养作为600种以上酶活性中心或激活剂,广泛参与对虾的生长和免疫抗病;微量元素是动物营养的“芯片”,还可促进氨基酸、糖脂等营养消化、吸收和代谢。
(一)铜、锌、锰与对虾免疫关系
有效的铜营养是血蓝蛋白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血蓝蛋白负责对虾体内的氧转运,保证对虾的正常生理活动。铜营养可通过调节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提升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锌营养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发育和损伤修复,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丰度,改善肠道健康。
锰铜锌营养可通过参与铜锌SOD、锰SOD清除自由基,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护肝胰腺免受氧化损伤,增强对虾的免疫力。
(二)铜、锌、锰与对虾脱壳硬壳、生长关系
有效的锌营养,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促进甲壳钙化;提高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促进促进虾甲壳真皮层细胞分裂、分化和发育,及提高相关水解和合成酶活性,促进虾脱壳和硬壳。
有效的铜营养,可维持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直接参与线粒体ATP合成,为生命活动供能。
锰能特异性地激活半乳糖转移酶及多糖聚合酶的活力,可能对维持对虾外骨骼的正常结构和硬壳有重要关系。
三、传统无机微量VS新型螯合微量:选对微量元素剂型更重要
四、羟基蛋氨酸螯合铜、锌、锰组合应用数据实证
♦标题:《Efficacy of inorganic and chelated trace minerals (Cu, Zn and Mn) premix sources in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fed plant protein based diets》无机与螯合态微量矿物质(铜、锌、锰)预混料对饲喂植物蛋白基础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功效研究
♦作者:Kumar Katya等,2016年
♦试验结果
(1)生长性能
表3 饲喂不同水平螯合及无机微量元素(Cu、Zn和Mn)预混料的南美白对虾(L. vannamei)8周内的生长性能¹。
最佳组:M2.5和M5组的生长性能最优,终末体重分别达4.14g和4.18g,增重率达646%和631%。无机组中I20生长性能最优,终末体重3.95g,增重率为606%,比羟基蛋氨酸螯合物M2.5组低46%。
饲料系数FCR:I20、M2.5和M5组最低,这三者无显著性差异。
(2) 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
SOD峰值:M5组血清中Cu-Zn SOD活性最高,比无机组及其它组有显著性差异。
表四 饲喂8周添加不同水平无机和有机(螯合)来源的微量元素预混料南美白对虾血液指标变化¹。
血清稳态:由表4可知,M5和I20组的血浆葡萄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M2.5和I5组的血浆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基础对照组、M5、M7.5、I8.5和I20组(P<0.05);M2.5、M5、M7.5组与I5、I8.5组的血浆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表示螯合低剂量即可维持代谢平衡。
♦讨论
羟基蛋氨酸螯合物的优势:
-
抗拮抗:植酸、钙磷对羟基蛋氨酸微量元素影响小,吸收率提升。
-
效价高:低剂量羟基蛋氨酸螯合物2.5-5 g/kg与无机20 g/kg效果相同或更优,减少矿物质排泄污染。
-
抗氧化:羟基蛋氨酸螯合物组Cu-Zn SOD活性增强,可能与铜锌作为SOD辅因子的高效利用有关。
无机盐局限:高剂量(20 g/kg)才能弥补植酸螯合损失,增加成本及环境风险。
♦结论
在植物蛋白饲料中,羟基蛋氨酸螯合微量元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可显著减少添加量(降低30–75%),同时提升对虾生长、组织沉积及抗氧化能力,为绿色、高效对虾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结语:以小见大,赢在未来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迈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有机微量元素正成为破局关键。兴嘉生物螯哥(螯乐)820以羟基蛋氨酸螯合物为核心原料进行科学配比,用“小元素”撬动“大效益”,全替代传统无机多矿,让每一尾对虾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养殖户安心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