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是一种炎症反应,会造成患病奶牛活动受限,导致奶产量下降、奶质降低、繁殖性能受影响、治疗成本增加、奶牛过早淘汰等(Yue Wang. et.al,2024)。

图 患乳腺炎奶牛的采食和行为特征
一、我国奶牛乳腺炎发生情况
奶牛乳腺炎分为临床型乳腺炎和亚临床型乳腺炎,以下为两种乳腺炎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我国临床型乳腺炎的综合患病率为10%;2017-2021年间我国亚临床型乳腺炎发生率为39.0%,相比2012-2016年的33.1%,略有上升趋势。(Chen S,et.al, 2023;Chen X, et.al, 2022)

奶牛乳腺炎占常见生产性疾病总直接成本的38%,是乳品行业最昂贵的疾病之一(Das et al., 2018)。据我国农场统计数据,每头奶牛每年因乳腺炎产生约206至960元的经济损失(He W, et.al, 2020)。

二、造成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因素
乳腺炎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还与营养因素、奶牛肠道菌群等相关(Yue Wang. et.al,2024)。其中,营养主要通过削弱奶牛的免疫状态来影响乳腺健康。比如,处于负能量平衡状态的奶牛患酮病的风险更高,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而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削弱乳腺的初级防御,这些都会增加奶牛患乳腺炎的易感性(Khan.et.al,2024)。

图 造成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因素

图 代谢压力、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与乳腺炎易感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控制奶牛乳腺炎的非抗策略
目前,抗生素仍是用于预防和控制奶牛乳腺炎的首选方法。然而,长期滥用与不当使用抗生素致使药物残留以及耐药性增加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公共卫生风险增加。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对非抗策略抵御奶牛乳腺炎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非甾体类抗炎药、植物提取物、微量营养素等对抵御奶牛乳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微量元素与预防奶牛乳腺炎有什么关系呢?
四、微量元素在预防奶牛乳腺炎中的作用
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导致免疫抑制、免疫细胞活性下降、乳腺先天防御机制功能障碍,从而促进乳腺炎的发生(Libera K, et.al, 2021)。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元素,有助于巩固机体的抗氧化体系;还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细胞内杀伤作用。
锌是维持乳腺皮肤完整性所必需的,还可以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的分化增强乳腺免疫力。
铜可以通过对细菌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破坏实现抗菌能力。

图 矿物质缺乏和乳腺炎的关系
在当前奶牛养殖业面临乳腺炎防控与抗生素减量使用的双重挑战下,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已成为支持乳腺健康、提升奶牛免疫与抗炎能力的重要营养策略。然而,微量元素并非“添加即有效”,其化学形态与生物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实际应用效果。
研究表明,使用50%羟基蛋氨酸螯合微量元素+50%无机微量元素相比纯无机微量元素可有效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计数(Cha M, et.al,2025)。而日粮中添加35mg/kg的羟基氯化锌和40mg/kg的蛋氨酸锌螯合物,可有效改善乳腺上皮的完整(Weng, et.al,2018)。

在推进“非抗养殖”的进程中,科学选择高效、安全的微量元素来源,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关键一环,更是实现奶牛乳腺健康、提升牧场经济效益的必然之路。
